目前,我國生物可降解塑料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但發展步伐較快,初步統計生產企業近百家,產能約60萬噸,占全球產能的50%。
2021年1月25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處長王文遠處長在參加中國合成樹脂協會主辦、深圳市高分子行業協會承辦的《中國生物降解樹脂“十四五”規劃PBS類樹脂視頻座談會》上表示:目前,我國生物可降解塑料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十四五”期間,工信部將加大力度推動生物可降解塑料重點產品的產業化規模化發展,鼓勵支持企業對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產業化示范應用。
我國從2008年開始實行限塑令,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去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塑料污染的問題,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明確提出了階段性的限塑具體要求,鼓勵推廣應用可降解塑料,隨后工信部等幾個部委又出臺了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具體措施。
從全球來看,推廣的是生物可降解塑料為主,應用在包裝、地膜、醫療等領域,產品包括PLA、PBAT、PGA等生物可降解塑料,另外還有一些PE、PP、PVC加淀粉改性的部分可降解塑料。
根據歐洲生物塑料協會2020年9月公布的數據:截至2019年9月,全球生物降解塑料(包括PBAT、PBS、PLA、PHA、淀粉基降解塑料和其他生物降解塑料)產能約 117.4萬噸。其中,PLA占比約占25%,PBAT占24%,淀粉基降解塑料大約占38%。各類型生物降解塑料產能分布情況如下:
圖表1:2019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各產品產能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歐洲生物塑料協會,韋伯咨詢整理
王文遠處長表示:目前,我國生物可降解塑料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但發展步伐較快,初步統計生產企業近百家,產能約60萬噸,占全球產能的50%。
王文遠處長指出,用生物降解塑料代替傳統塑料,面臨以下三個問題:
1、制品的生產技術還不成熟。大部分企業只重點關注材料的合成,關注產品對環境友好,而制品質量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如餐飲具,其耐熱耐水、機械強度與傳統塑料相比,性能相差較遠。
2、產品價格較高,制約了生物降解塑料的推廣應用。如聚乳酸價格是聚乙烯傳統塑料的兩三倍以上,需通過技術改進來解決。
3、產品以中低端為主,高端產品存在空白。目前產品主要集中在塑料袋、包裝、地膜等,而高端的醫療應用如PGA仍然依賴進口。
圖表2:生物降解塑料代替傳統塑料面臨的主要問題
資料來源:工信部、韋伯咨詢整理
談到生物降解樹脂“十四五”規劃,王文遠處長表示,下一步工作將會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
1、積極推動技術進步,提高產品質量,從根本上解決價格制約因素。價格和限塑政策是相互相成的,只有規模化的市場應用,才能降低價格。
2、加大力度推動重點產品的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工信部已推出重點新材料首批示范指導目錄,對影響國計民生的產品(如地膜),會同有關部門研究通過財稅政策,鼓勵支持企業對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產業化示范應用。
3、加大塑料污染治理的實施力度,嚴控一次性塑料制品生產和銷售,督促生產企業做好原料調整、技術改造等工作,要求企業積極推動可降解塑料的產品供給。同時制定一批可降解塑料標準,發布一批可降解塑料規則,設計一批可降解塑料的產品名單,積極引導市場、滿足市場需求,促進綠色消費。
圖表3:工信部推動生物降解塑料產業發展的要求與舉措
資源來源:工信部、韋伯咨詢整理
來源 | 韋伯咨詢
原標題:最新!工信部談我國生物降解塑料產業現狀、問題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