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在近日發布的《石油和化學工業“十四五”發展指南及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中,明確了今后5年行業綠色發展的目標。即要加快實施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提升行業綠色、低碳和循環經濟發展水平。到2025年,萬元增加值能源消耗、CO?排放量、用水量分別比“十三五”末降低10%;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下降30%,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率達到100%;本質安全度大幅提升,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并從降低資源能源消耗、深化綠色制造體系建設、落實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深入實施責任關懷等5個方面做了詳細具體的部署。
一、降低資源能源消耗
為了進一步降低行業能源消耗,促進節約低碳發展,《指南》指出,“十四五”要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產業,推進煤炭分質清潔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發展,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創建低碳發展體系;完善能效“領跑者”發布制度和節能標準體系,深入開展能效對標;加強企業能源管理,推進高耗能行業建立企業能源管理中心,開展能源審計和節能診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十四五”是實現我國碳排放達峰的關鍵期。對此,《指南》指出,行業要加強碳中和路徑研究,從戰略層面重視碳管理,摸清家底,做好碳排放計量統計,加快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從短期、中期、長期3個層次確立碳中和技術及業務發展重點,為行業碳排放盡早達峰和實現碳中和儲備相關技術并開展應用示范。
二、深化綠色制造體系建設
為了深化綠色制造體系建設,促進行業清潔循環發展,《指南》從兩個方面提出了具體思路。
一方面是進一步完善石化行業綠色標準體系,持續開展綠色石化工藝、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認定工作,構建行業全生命周期綠色制造體系。大力發展清潔生產產業,促進清潔發展。發展以纖維素、油脂和含碳氣體為原料的生物基產品,推進原料綠色化。以煉油、石化、化肥、氯堿、無機鹽等行業為重點,加快推廣清潔生產技術。
另一方面是大力推動綜合利用,促進循環發展。行業要著力推進磷石膏綜合利用,推動劣質重油實現高值化利用,推進鉻渣無害化處置,加大油田伴生氣、煉廠干氣的回收利用,開展電石爐氣、黃磷尾氣、焦爐氣等資源性尾氣生產化學品的綜合利用。
三、落實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指南》提到,為實現污染防治,一要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嚴格落實涂料、膠黏劑產品VOCs含量限值標準,大力推進低(無)VOCs含量原輔材料替代;采用先進技術加強對烯烴、芳烴、醛類及惡臭類物質的治理。
二要從源頭加大高難度廢水治理力度。重點推進含鹽、含酸、高氨氮、難降解、含重金屬等五類廢水的深度治理,大力推廣催化氧化、高溫焚燒等技術處理高鹽有機廢水,并與燒堿產業相結合,實現循環利用。
三是加強化學品管理和危險廢物處理處置。開展化學品環境風險評估,強化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管控;開展廢鹽、廢酸、廢催化劑、廢包裝物等廢物環境管理研究,積極推動集中式處置中心建設;督促企業加大環保投入,積極采用先進技術進行處置。
四是大力發展高端環保產業。積極推廣先進煤氣化技術和裝備等化工裝置協同處置廢物,大力推進新型高效催化焚燒、濕式氧化、臨氧裂解等高端環保裝備的產業化,鼓勵開展減塑和塑料循環利用,推動廢塑料、廢橡膠的環保再生利用及規范發展,擴大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使用比例。
四、深入實施責任關懷
《指南》提出,“十四五”期間,要加強責任關懷組織和基礎體系建設,建立責任關懷評選表彰激勵機制,推廣規范使用責任關懷標識;建立責任關懷實施準則標準體系,制定責任關懷實施準則評估指南,引導企業將責任關懷實施準則與安全環保管理體系有效融合,不斷提升行業自律能力和水平。
在加強過程安全管理方面,要建立過程安全管理良好工程實踐的交流分享平臺,通過基于風險的過程安全管理手段,推廣先進的安全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完善設計、施工、設備建造、維護、監測標準,著力解決安全生產標準缺失、滯后和輕實施等問題。此外,還要加強安全文化建設,開展全員安全技能提升學習。
五、強化質量管理和標準化
《指南》強調,要深入實施質量興業和品牌發展戰略,將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質量管理,持續推進環保、節能、低碳等產品認證,加快引領產品向綠色化、高端化發展。
此外,要全面推進實施標準化戰略,努力構建滿足行業高質量發展需要的新型標準體系。按照“兜底線、提效能、保供給”的原則,積極做好有關安全生產、生態環境保護和危化品管理等強制性標準研究以及推薦性標準的評估和優化工作;圍繞綠色發展,進一步做好綠色制造、環境與安全、節能與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標準研制,并深化國際標準化工作,推動石化標準由“跟跑者”向“領跑者”轉變。
來源 | 中國化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