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道來自紅刊財經:“碳中和”目標下,降低電力行業、工業能源、建筑行業、交通運輸業等領域的碳排放至關重要,在這一過程中,高效低阻濾袋和超低溫催化劑等新材料因其可以更好地發揮煙氣凈化、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的作用,而在減污降碳中的地位愈發重要。
公開資料顯示,元琛科技(688659.SH)主要為電力、鋼鐵及焦化、垃圾焚燒、水泥等行業下游客戶提供節能過濾材料、高性能低溫催化劑等煙氣凈化系列環保核心耗材,并提供相應的性能檢測、在線監測、產品驗收及固廢循環再生服務。公司技術競爭優勢顯著,并與龍凈環保、國家電投集團、中電國瑞、清新環境等知名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此次IPO后,公司有望乘著“碳中和”發展的東風,開啟新的成長篇章。
助力“碳中和”目標實現
元琛科技迎良好發展機遇
最近一段時間,“碳達峰”、“碳中和”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從國家政策方面來看,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年內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同時,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設定了具體的“十四五”綠色生態目標,提出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降低碳排放強度等任務強調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統籌規劃,科學踐行。
二級市場方面,據Wind顯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Wind概念碳中和指數最高點已較年內最低點漲幅39%,呈現出較好的景氣度,且碳中和指數持續獲得資金追捧,近20日Wind概念碳中和指數主力凈流入額近300億元,位居Wind概念板塊榜單前列。
以此來看,無論是政策支持還是市場表現,碳中和均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在此背景下,主要生產環保細分領域專用設備的企業也將持續受益。
公開資料顯示,元琛科技主營業務產品為各類高性能節能環保濾料和SCR脫硝催化劑。以SCR脫硝催化劑應用于鋼鐵行業為例,鋼鐵行業煙氣治理最大的難點是脫硝,且鋼鐵行業氮氧化物排放限值從300mg/Nm3提高到50mg/Nm3后,很多企業難以達標,急需治理改造,經過近兩年的市場實踐與選擇,SCR脫硝技術已經逐步占據鋼鐵行業脫硝市場主流。
元琛科技所研發的超低溫催化劑及脫硝催化劑在能源管理方面可以實現燒結機節能降耗的結果,并助力減排、實現產品回收循環再利用。其中,公司研發的鋼鐵燒結機低溫催化劑可以實現燒結煙氣180℃脫硝,以一臺120平燒結機為例煙氣量約為800000Nm3/h,每年可節約5370噸標準煤,折合CO2約14445噸。
隨著國家對鋼鐵超低排放的要求和超低排放工作的不斷推進,據北極星電力網測算,未來幾年鋼鐵燒結大氣治理除塵、脫硝建設項目規模將達403.2億元,其中新增脫硝工程、改造脫硝工程和改造除塵工程規模分別將達336億元、43.2億元和24億元,這將對公司未來業績發展構成顯著利好。
期間歸母凈利潤年復合增速19.87%
綜合毛利率相對較高
公開資料顯示,元琛科技所屬行業為“專用設備制造業(C35)”,此次發行價格6.5元/股對應公司2019年經審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的攤薄后市盈率為19.82倍,低于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行業最近一個月靜態平均市盈率,且低于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2019年平均靜態市盈率,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司在二級市場上的表現或將值得投資者期待。
與此同時,近幾年,公司基本面表現也較為穩健,營收及歸母凈利潤呈現出連續增加的趨勢。數據顯示,2017年—2020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2.67億元、3.24億元、3.63億元、4.58億元,年復合增速為19.71%;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0.36億元、0.38億元、0.59億元、0.6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9.87%。進一步分業務條線來看,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主要由脫硝催化劑和濾袋收入構成,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上述兩種產品銷售收入合計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4.38%、94.60%、95.83%,處于連續上升的通道。
除營收及歸母凈利潤增長較為可觀外,公司綜合毛利率及主營業務毛利率整體也處于上升通道。具體來看,受益于毛利率較高的脫硝催化劑應用領域不斷拓寬、市場需求持續增加,公司綜合毛利率由2017年的32.86%上漲至2020年上半年的47.76%,主營業務毛利率也相應地由32.91%增長至48.04%。
此外,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存貨周轉率分別為2.71、2.65、2.91,總資產周轉率分別為0.62、0.64、0.65,全部高于可比上市公司相應年度的平均值,從側面體現出公司資產管理效率較高、存貨流動性更強,進而主營業務變現能力較強。同時,公司流動比率由2017年的1.69增加至2019年的1.9,同時間區間內,合并資產負債率也由45.96%下降至41.26%,這凸顯出公司負債結構不斷優化,償債能力相對較強。
技術儲備充足
主動開展前瞻技術研發
在核心技術領域擁有比較優勢是元琛科技拓展市場份額的一大法寶,為此,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并儲備技術人員。據招股書顯示,一方面,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研發費用分別達到1348.14萬元、1639.80萬元、1905.82萬元和1082.51萬元,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05%、5.06%、5.25%和6.04%;另一方面,公司主要研發人員擁有豐富的技術開發及管理經驗,相關研究成果在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截至2020年6月底,公司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比例為7.03%。同時,截至本招股意向書簽署日,公司共擁有24項發明專利權、53項實用新型專利權和21項軟件著作權。公司承擔完成4項國家項目,12項產品被認定為安徽省新產品,3項產品或技術被授予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依托于充足的研發經費、優秀的研發人員以及技術不斷創新的管理機制等的加持,目前公司在過濾材料、煙氣凈化系列環保產品領域形成了一定的技術優勢。
展開來看,在過濾材料產品方面,公司通過自主創新掌握了超凈電袋非對稱梯度技術、PTFE復合乳液滲膜技術、駐極處理技術等多項核心技術,以PTFE復合乳液滲膜技術為例,該技術可以通過PTFE滲膜溶膠體系有效地提高產品的耐溫、耐酸堿腐蝕以及易清灰性能,降低運行阻力,公司運用該技術研發的高效低阻覆膜濾料產品實現了燃煤電廠百萬機組除塵器出口小于5mg/Nm3的超凈排放,解決了特大型燃煤電站的高效除塵的難題。
脫硝催化劑產品領域,公司自主研發了電廠高效SCR脫硝技術、中低溫SCR脫硝技術等核心技術。其中,電廠高效SCR脫硝技術能夠實現氮氧化物750mg/Nm3濃度入口煙氣,經催化處理后達到30mg/Nm3以下超低排放,已在華潤電力湖南有限公司郴州電廠2*630MW機組成功應用。同時,該項技術通過結構與缺陷調控、化學修飾、納米改性等方法,使得催化劑在煙氣溫差波動較大情況下能夠正常使用,已在國家電投集團平圩電廠2*630MW、山西神投發電有限責任公司1*600MW煙氣溫度波動大機組成功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公司擁有多個正在研發的項目,包括陶瓷纖維覆膜過濾器研發、褶皺式除塵濾袋研發等,分別處于小試、批量生產等不同的發展階段。同時,公司對未來3—5年的研發方向提出了詳細的規劃,且金屬濾袋的開發、燃氣發電催化劑、高耐水催化劑等相關技術儲備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順應行業發展趨勢
募資打開成長空間
考慮到國家環保部門對大氣污染物排放的標準日益趨嚴及公司持續開發不同行業的客戶,垃圾焚燒發電及玻璃爐窯高溫復合濾料產品的需求量將會大幅提升。在眾多的除塵設備中,只有高效的袋式除塵器才能滿足嚴格的排放要求。其中,濾袋作為袋式除塵器的核心部件,濾料在袋式除塵器中的成本占比約 30%,更換濾袋則占除塵器年運行成本的20%,未來幾年,除塵濾袋的需求勢必伴隨工業袋式除塵改造市場呈現井噴。
公司緊抓行業發展機遇,擬將此次募集資金投向“年產460萬平方米高性能除塵濾料產業化項目”,通過引進國內外先進生產設備,建設3條全自動生產線進行產業化升級。產業化項目的實施,一方面通過自動化生產增加產能,發揮規模優勢,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滿足日益提升的客戶需求,鞏固公司的行業地位;另一方面,公司將在現有產品基礎上,進一步豐富產品類別,優化公司產品結構,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整體競爭實力。
未來,公司將以本次發行為契機,通過高性能除塵濾料產業化項目的實施和補充流動資金,實現公司現有產品附加值的提升和新產品的產業化,進一步提高公司經濟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同時積極參與全球市場競爭,搶占國內外節能環保新產品、新技術、新材料制高點,成為過濾材料、煙氣凈化領域的創新者、推廣者、整合者、領導者。